新型磷酸化蛋白质富集材料-Ti4+-IMAC
Release Time:2020-04-07据统计,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类蛋白质可被磷酸化。这些磷酸化位点的巨大信号为人们判断细胞的生理状态、识别疾病标志物和寻找药物靶点提供了重要信息。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与普通蛋白质相比,磷酸化蛋白丰度低、动态性强,因此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样品的高富集特性是降低样品复杂度、增加磷酸化位点数的重要步骤。其中,固态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(IMAC)是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磷酸化多肽富集技术之一。
中科院大化所叶光明教授提供了新一代磷酸多肽富集材料Ti-IMAC[1]。由于其优异的富集性能,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。目前,国内外已有70多所知名大学、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公司使用了我公司的Ti-IMAC材料。将Ti-IMAC材料应用于人肝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大规模分析,得到了人肝组织最大磷酸化位点数据集(图1)。[2]
产品特性
1.超高蛋白磷酸化鉴定能力:是传统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(Fe3-IMAC)的3倍以上,比TiO2提高约30%,富集特异性可达95%[3];
2.磷酸肽的高富集效率:荷兰国家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Heck教授在实验室对该材料做了专门测试,结果表明,Ti-IMAC比传统的磷酸肽富集材料TiO2[4]具有更高的富集效率;
3.独家现货供应。
与普通蛋白质相比,磷酸化蛋白丰度低、动态性强,因此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样品的高富集特性是降低样品复杂度、增加磷酸化位点数的重要步骤。其中,固态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(IMAC)是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磷酸化多肽富集技术之一。
中科院大化所叶光明教授提供了新一代磷酸多肽富集材料Ti-IMAC[1]。由于其优异的富集性能,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。目前,国内外已有70多所知名大学、科研院所和生物技术公司使用了我公司的Ti-IMAC材料。将Ti-IMAC材料应用于人肝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大规模分析,得到了人肝组织最大磷酸化位点数据集(图1)。[2]

产品特性
1.超高蛋白磷酸化鉴定能力:是传统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(Fe3-IMAC)的3倍以上,比TiO2提高约30%,富集特异性可达95%[3];
2.磷酸肽的高富集效率:荷兰国家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Heck教授在实验室对该材料做了专门测试,结果表明,Ti-IMAC比传统的磷酸肽富集材料TiO2[4]具有更高的富集效率;
3.独家现货供应。

产品列表
其他相关产品列表
References:
[1] Zhou H, Ye M, Dong J, Han G, Jiang X, Wu R, Han F.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. 2008, 7, 3957-3967.
[2] Bian Y, et al. J. Proteomics. 2014, 96, 253-262.
[3] Yao Y, Dong J, Dong M, Liu F, Wang Y, Mao J, Ye M, Zou H. J. Chromatogr. A. 2017, 1498, 22–28.
[4] Zhou, Houjiang,Low, Teck Y.,Hennrich, Marco L.,et al. Molecular & Cellular Proteomics. 2011,10(10):1.
CAS | 产品名称 | 货号 | 包装规格 |
13693-11-3 |
Titanicsulfate,96% |
JT11297 | 25g 100g 500g |
CAS | 产品名称 | 货号 | 包装规格 |
2425-79-8 |
1,4-Butanediol diglycidyl ether,95% 1,4-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,95%
|
CG0053 | 5g 25g 1kg |
2498-50-2 | 4-Aminobenzamidine dihydrochloride,97% 4-氨基苯甲脒二盐酸盐,97% |
SS1971 | 1g 5g 25g |
25895-60-7 | Sodium cyanoborohydride,95% 氰基硼氢钠,95% |
JH0755 | 5g 25g |
68181-17-9 | SPDP (Succinimidyl 3-[2-pyridyldithio] propionate),95% SPDP (Succinimidyl 3-[2-pyridyldithio] propionate),95% |
JT16249 | 5g 25g |
9013-20-1 | STREPTAVIDIN 链霉亲合素 |
SK0003 | 1g 5g 10g |
60-24-2 | β-Mercaptoethanol,99% β-巯基乙醇,99% |
JT27316 | 25ml |
74124-79-1 | N.N'-Disuccinimidyl Carbonate,98% N,N'-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,98% |
JH0668 | 5g 25g |
106627-54-7 | N-Hydroxysulfosuccinimide sodium salt,98% N-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 钠盐,98% |
SS3930 | 1g 5g 25g |
77-86-1 | Tris,99% 三(羟甲基)氨基甲烷,99% |
SS4096 | 500g |
80506-64-5 | 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 amine 甲氧基聚乙二醇胺 |
SS1800 | 1g 5g 25g |
24991-53-5 | Polyoxyethylene bis(amine) 聚氧乙烯二胺 |
CG0393 | 250g 1g 5g |
[1] Zhou H, Ye M, Dong J, Han G, Jiang X, Wu R, Han F.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. 2008, 7, 3957-3967.
[2] Bian Y, et al. J. Proteomics. 2014, 96, 253-262.
[3] Yao Y, Dong J, Dong M, Liu F, Wang Y, Mao J, Ye M, Zou H. J. Chromatogr. A. 2017, 1498, 22–28.
[4] Zhou, Houjiang,Low, Teck Y.,Hennrich, Marco L.,et al. Molecular & Cellular Proteomics. 2011,10(10):1.